于建华院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何积丰院士合影
简介:何积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原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经推介|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整合全球顶级资源,引进国际龙头企业,打造国际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
摘 要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重点合作推介——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一家国际性非营利组织,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方向,布局全球,集聚国内外各领域院士专家学者建立人才库、技术库、项目库,以“技术+项目”与“人才+资本”为支撑,整合战略科研成果和科技产业化资源,重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下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数字化创意等高新技术领域。对接国内各地政府产业园区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导入、产业基金支持、项目投融资、产业集群生态搭建、科技园区运营和服务。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将借助于广聚社会各界优质资源的中经“三驾马车”综合赋能平台特殊优势,宣传推介和推广在地方区域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企业发展经验,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己任,为“政、产、学、研、金、企、商、会”等各界提供优质合作平台。
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29日下午,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介及商务洽谈会成功举办,近300位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谋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合作大计。
APEC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以“激活专精特新动能增进亚太人民福祉”为主题。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透露,到2025年,将力争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能源转型在德国为国内和国际企业及其技术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现在正是在德国投资的时刻。德国政府支持这一转型并为此采取了全面的措施。能源生产、分配和有效利用,所有这些领域对于国际企业都是开放的,并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遇。
德国史太白全球研究院院长劳穆勒在史太白中国区首席代表马娟的陪同下,2023年3月28日下午与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于建华亲切见面,就双方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达成了共识。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杭州举行,此次揭牌标志着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将致力于为政府赋能、为园区、高校、企业赋能,结合政府引领浙江企业承接国外高新精尖技术的产业转移,带领国内知名品牌、产品走出国门,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联合国际多家顶级科技平台机构、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国内顶级科技智库共同成立了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ASTIC)。据了解,该中心联合国内外众多院士及欧洲2300名院士和38位诺奖获得者、德国顶级科学家6000余名,旨在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生态圈。
由中经网·中经在线组织的“重点项目”空中研讨会——“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园区招商项目对接交流会”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为各地区提供全域多元化产业服务项目,包括当地的产业评估、规划、资源整 合、资金导入、智库建设、园区运营服务及对当地企业国际市场拓展的扶持。为确保与当地政府发展规 划相契合,与当地产业链上下游相对接,研究院通过引进的国际高新技术项目,为当地政府顺利开拓市场,服务当地政府与企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2022年3月1日,中经网·中经在线执行总裁熊辉、执行总编王海珠、综合办公室郑紫文一行赴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简称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拜访考察,受到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于建华院长的热情接待。
2022年2月8日,国际高新院与国际院士科创中心签订一体化合作协议。为推动我国国际创新水平的提升,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和国际院士科创中心成立合作专项工作小组,组建专职运营管理机构,建立项目合作联盟机制,搭建共同产业项目库和管理平台,成立国内外高端人才资源共享平台。
记者从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获悉,2021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于2021年5月3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会上,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获得“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合作共创大奖”。
截至2021年7月,国内已取得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的人数仅为12人。取得国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的人数约为3200人,而国内人才缺口约为20万人。
6月12日,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与德国中德科技园控股有限公司整体签约。双方协商共同整合科技、产业、金融、开发、运营等国内国际资源,推动中国各地政府及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集成创新产业化及品牌升级国际化。
2021年5月7日,本着更好的打造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转型升级。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与国安龙巢(北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京龙大厦签定合作框架协议。
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于5月25日晚在北京隆重开幕。
史太白总部劳穆勒教授带队德国氢能联盟DSE的专家对北京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回访。3月29日上午,史太白全球研究院院长劳穆勒教授与中国首席代表马娟等一行率先拜访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听取了火炬中心贾敬敦主任有关中国对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发展状况的介绍以及火炬中心和史太白深度合作的建议。
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口总量超过8100万,领土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欧盟第一人口大国,欧盟第一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国,GDP总量世界第四,两次世界大战由其发起。没错,这就是德国。为什么德国科技如此发达?下面分析几点观点及看法:
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会见了来访的德国史太白(Steinbeis)中国负责人、全球研究院院长劳穆勒教授(Prof.Bertram Lohmueller)一行。
英伟达(NVIDIA)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技术公司,成立于1993年,最初以图形处理器(GPU)起家,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逐渐成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发布的GPU市场数据统计报告,英伟达2022年全年PCGPU出货量高达3034万块,是AMD的近4.5倍;截至2022年四季度,在独立GPU市场,英伟达占据84%的市场份额,远超同业竞争公司。
全世界跑AI的云计算与数据中心,80.6%都在用英伟达的GPU驱动。2021年,英伟达称全球前五百个超算中,七成由它家的芯片驱动,在最新的超算系统中此比例是九成。运行ChatGPT的微软数据中心用了上万块英伟达H100 GPU。后续,预计需要超过3万块英伟达的GPU来维持更高版本的GPT模型运转。
在ChatGPT点燃下,人工智能备受资本青睐。其中,芯片作为制高点,尤其ChatGPT大模型离不开高性能GPU,为其提供强大算力支撑。而英伟达作为全球GPU领导者,当前ChatGPT所驱动下的生成式AI浪潮,更需要其高端GPU的支撑,将会进一步带动市场对英伟达AI的需求激增。
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得到莫大的关注。社交巨头Meta宣布在接下来5年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且每年以50亿美元的规模持续投入建设开发元宇宙。腾讯投资的元宇宙概念股Roblox在美国上市后如今市值达614亿美元。
中国高铁的成功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和强国化的标志之一,其通车里程2016年底已超过2.2万公里,并成功与印尼、俄罗斯、泰国、老挝等国达成合作。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专程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绿色交通驱动与高效能源转换研究中心主任李永东教授,聆听他与高铁的种种机缘和故事。
李永东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电能转换和电气化交通”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新概念汽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电源学会交通电气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第六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于4月15日到16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联合多家单位主办,以“数智互联,瞰见未来”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聚焦“智慧城市”和“智慧金融”两大主题板块,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的交融互动、当前发展与未来趋势。
于建华院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何积丰院士合影
简介:何积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原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建华受邀出席她势界·凤凰网2023女性影响力大赏 并为年度友好伙伴格莱珉中国颁奖
中经总网•中经在线大型活动及重点项目合作
执行总裁:熊辉 13041130188
执行总编:王海珠 13520414009
办公电话:010—88608888
办公邮箱:zgjjbd@cctvjingji.com
(具体请咨询与您对接的工作人员。)
媒体资源
友情单位